7月11日,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國建聯信認證中心牽頭起草的《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水泥》《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石灰》《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石材》《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光伏玻璃》四項國家標準啟動會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匯聚了眾多行業相關單位,其中包括中國石材協會、中國石灰協會、福建省石材行業協會等行業協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北京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北京建筑材料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貴州省建材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浙江菲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檢測認證機構;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堯柏特種水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等知名水泥企業;北京首鋼魯家山石灰石礦有限公司、湖南漣鋼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石灰企業;以及新福興玻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玻璃企業。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標準質量總監、副秘書長 周麗瑋介紹了標準的定位、前期工作基礎,她指出在當前“雙碳”目標深入推進、碳足跡管理體系加速建立的背景下,水泥、石灰和玻璃作為納入《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中重要的建材產品,這四項國家標準的意義非常重大。
國建聯信認證中心副總經理尹靖宇代表起草組講話,她提出2025年1月和6月,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的兩批38項團體標準采信清單中,涵蓋國建聯信認證中心牽頭或主編的水泥、石灰、玻璃、建筑衛生陶瓷、巖(礦)棉及其制品、人造板和木質地板、墻體材料、預拌砂漿、預拌混凝土9項團體標準,這充分表明建材行業在碳足跡核算方法學標準方面具備堅實的工作基礎;此外,作為首批碳標識認證機構,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正在積極推進寧夏銀川的水泥國家碳足跡標識認證工作,同時也在江蘇等地開展水泥、預拌混凝土等省級碳足跡標識認證。這四項國家標準作為碳足跡量化方法的核心規范,企業既是其實際應用的主體也是標準落地效果的直接體現者。后續起草工作中,我們將邀請行業內的大型骨干企業深度參與,憑借其在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進一步強化標準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確保標準既符合行業發展現狀,又能切實指導企業實踐。
啟動會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標準質量部主任曹元輝主持,國建聯信認證中心代表起草組詳細匯報了四項標準的編制框架、主要內容,會上成立了由14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標準起草組編制的標準草案進行細致評審與深入討論,并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
四項標準將于2025年底提交報批,標準起草組將認真嚴謹地處理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嚴格按照既定時間節點推進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力爭早日發布實施,為后續其他建材產品碳足跡量化標準提供示范和樣本,為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和技術進步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