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AA培訓部聚焦醫學實驗室高質量發展核心命題,以“獲認可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舉辦公益直播講座。講座活動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剖析與實戰經驗分享,為醫學實驗室持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穩固認可資格注入強勁動能。
面對醫學實驗室在評審周期內體系運行的共性挑戰,專家強調“過程監控”與“風險預判”雙輪驅動的重要性。實驗室需建立覆蓋樣本管理、設備校準、人員能力評估的全鏈條質量監控機制,尤其要關注“人機料法環”關鍵要素的實時聯動。
針對實驗室在變更擴項中普遍存在的申報流程模糊、技術驗證不充分等痛點,技術專家以“申報-驗證-評審”全流程為軸線,逐層拆解操作要點。通過模擬演示新增檢測項目的申報材料編制,專家強調“方法驗證數據必須體現統計學顯著性”,并首次公開“三步驗證法”:第一步依據CNAS-CL02細化驗證方案,第二步通過空白樣本、質控品及臨床樣本三重驗證確保數據可靠性,第三步以外部比對或能力驗證鞏固技術可信度。
講座中專家通過還原近年飛行檢查中的典型不符合案例,剖析了“文件控制漏洞”“生物安全預警失效”“試劑溯源鏈斷裂”等38項高頻風險點。此外,專家特別提示實驗室需建立“證據留痕意識”,從設備使用記錄到環境溫濕度監控,所有操作均需實現“過程可追溯、結論可復現”。
直播特設的實時答疑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圍繞“多地點實驗室一體化管理”、“人工智能輔助質量管控”等前沿議題,專家與學員展開深度碰撞。兩個小時的智慧激蕩,評論區涌現近百條互動留言,彰顯行業追求卓越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