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認證認可協會團體標準《進口魚膠追溯通則》(T/CCAA 99-2024)正式納入“灣區標準”清單并實施。該標準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牽頭制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特色文化民俗領域首個全鏈條追溯規范,標志著大灣區在傳統滋補品行業標準化建設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為推動魚膠產業規范化、國際化發展提供核心支撐。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是全國認證認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1)秘書處承擔單位,并承擔了認證認可行業標準日常管理工作,是國家標準委確定的首批團體標準試點單位,在標準化工作方面取得較大發展。截止目前,中國認證認可協會已累計立項制修訂團體標準220余項,正式發布實施團體標準119項,其中多項標準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在引領行業發展,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質量競爭轉型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此次將協會團體標準《進口魚膠追溯通則》(T/CCAA 99-2024)正式納入“灣區標準”清單并實施,是協會服務國家戰略的具體舉措,是服務行業發展、滿足社會需求,助力認證促進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成果。
破解行業痛點,助力產業守正創新謀發展
魚膠,又稱花膠,是深受大灣區居民歡迎的傳統滋補品,市場規模預計至2026年將達600億元,相關產業規模將超2000億元。然而,行業長期面臨標準缺失、產品品質參差不齊、邊貿等問題,嚴重制約行業健康發展。此次發布的《進口魚膠追溯通則》創新性構建了從源頭捕撈或養殖、加工、運輸、通關到終端銷售的全鏈條追溯體系,實現魚膠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監控,做到來源可溯、過程可查、去向可追,對保障魚膠產品真實性與質量安全、遏制行業亂象具有重要作用。追溯體系通過信任和質量的傳遞,讓魚膠從粵港澳大灣區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新需求。通過追溯體系建設,多維度賦能傳統小企業,守護區域“傳統”的同時,推動傳統食品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灣區標準賦能,推動區域產業協同升級
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舉辦的“灣區標準”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軟聯通”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陳新列表示,《進口魚膠追溯通則》聚焦大灣區特色文化的民俗,魚膠是深受大灣區居民歡迎的滋補品,相關灣區標準研制將有助于傳統飲食文化的保存和繼承,更可推動產業化和市場化的轉型。該標準的出臺,不僅填補了國內魚膠追溯領域的標準空白,更推動三地規則機制深度融合,加速魚膠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轉型,助力傳統魚膠飲食文化的傳承發展。大灣區魚膠產業將形成“標準引領-質量提升-品牌培育”的良性循環,深化三地魚膠產業協同與深度融合,形成大灣區魚膠產業生態圈。
政產學研聯動,打造行業高質量發展標桿
《進口魚膠追溯通則》的制定匯聚了政府、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及龍頭企業多方力量。起草單位包括廣東官棧營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方家鋪子(莆田)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等國內及港澳地區21家企事業單位,涵蓋科研技術、生產加工、供應鏈管理、國際貿易等領域,標準內容符合中國內地與港澳地區法律法規,確保內地企業與香港、澳門企業在溯源信息采集、共享、驗證等環節實現無縫對接。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平臺,大灣區研究院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標準制訂為抓手,以典型示范為引領,為區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助力我國傳統魚膠產業高質量發展,大灣區研究院研制“中國魚膠高質量追溯服務平臺”,為進口魚膠建立“電子身份證”,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已吸引廣東官棧、方家鋪子、葛蘭瑞克等百余家行業頭部企業入駐。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今后將繼續以標準為紐帶,深化在貴細滋補品、化妝品、工業產品等領域的合作,助力大灣區打造全球質量安全高地,為傳統產業現代化轉型提供更多的“灣區方案”。